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十年:自主培养研究生成科技创新主力军


6 月 14 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在点评研究生教育十年发展成就时表示,「最近的十年,是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十年。」而近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他在点评过程中,分享了美国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在 STEM 博士发展上大大快于美国》。

报告披露:当前美国大学每培养 2 名理工科博士,中国大学就要培养 3 名;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延续下去,到 2025 年,中国就能够培养美国两倍的理工科博士。该报告同时指出,「考虑到中国对中美之间高等教育和高技术竞争的投入力度,关于理工科博士培养规模这一差距可能会削弱美国的长期经济和国家安全。」同时,该报告也表示,「一个国家培养的博士人数仅是在理工领域未来竞争的一项指标」。

杨卫认为,我国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应该是我国成为世界教育大国的最后一座里程碑,也是与我国「成为世界学术产出大国」相伴而行。

11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他指出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综合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 800 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 60 多万名博士和 650 多万名硕士。

一是,在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方面更加完善,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 1 个调整为 8 个,形成了涵盖 14 个学科门类、113 个一级学科、47 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即将印发实施。

二是,在分类培养体系方面更加健全。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 2012 年的 35% 增至 2021 年的 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 5.8% 增至 9%。其中,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 2012 年的 1944 个增至 2575 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 78.5%。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

三是,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2021 年超常规布局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今年还将继续部署相关培养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研究编制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了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近期即将印发实施,今后每年更新,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

四是,在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机制。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出台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对交叉学科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200 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 700 多个交叉学科点。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 27.6%;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博士授权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达到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放管相济,更加灵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原来的 10 年缩短为 5 年,放权 32 所高水平大学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赋予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限。十年来,各单位自主设置了近 5000 个二级学科点,通过动态调整主动撤销了 1700 多个学位点,约占全国学位点总数的 10%,存量结构不断优化,快速响应需求能力显著提升。

六是,分类培养模式持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坚持开门办研究生教育,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联合培养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认定建设了 108 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探索了农业硕士「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带动全国高校建设科技小院 300 多家;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广泛认同。

七是,科研贡献更加突出。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 50% 为在读研究生,超过 30% 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 80% 的博士生和近 60% 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

11

先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大学十年来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及成效。

一是坚持因材施教,畅通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本土化路径。扎实开展强基计划、数学英才班、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设计「3+X」本研贯通培养方案,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训练成果显著的学生,可以在本科三年级结束时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每年为本科生提供近 500 项高质量研究课题,落实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实验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引导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学生提前为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做好准备。

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对基础学科的支撑保障。持续扩大「关键领域急需人才支持计划」,给予数学、基础医学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基础好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增量支持。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体系,增强资源统筹能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资助水平,提升基础学科人才科研专注度。在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稳定支持基础学科,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三是坚持破立并举,激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潜力和活力。落实「破五唯」要求,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基础学科研究生大胆探索、勇攀高峰。设立「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计划」,以科研潜力为首要标准,提供科研经费和研究指导支持,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为中国学术开宗立派、为中华文明创造新生、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为使命,以深化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努力培育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四是深化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推动基础学科的前沿创新。打造「区域与国别研究」「临床医学+X」「碳中和核心科学与技术」「数智化+」等学校层面的学科交叉平台,努力孵化创新成果。充分用好自主权,设置数据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等一级交叉学科,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坚持「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以数字人文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理大交叉、大融合。

五是坚持「四个面向」,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平台,提升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牵头开展数理化生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专项筹备工作。加强与各类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发挥北京怀柔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平台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功能。

紧接着,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介绍清华大学十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及成效。

一是学校瞄准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领域,坚持「国家战略、数一数二、独一无二、高端合作」的原则,设立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面向创新创业的电子信息创新创业项目,适应能源发展战略趋势的能源互联网项目,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际核电人才项目、航空发动机项目,跨专业领域的超精密技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项目等,加快培养「高精尖缺」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

二是学校注重在工程领域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合作,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近十年来,清华大学先后与全球知名高校合作开设了 25 个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其中与美国耶鲁大学等高校合作的 7 个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支持。2017 年,清华大学与三大核电集团合作开设「核电工程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互通互促的清华机制。自 2021 年以来,清华大学在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领域与近 50 家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拓宽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人才交流渠道,加强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中的真刀真枪历练,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实践历练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四是加强资源统筹,创新以中心管理为主的清华模式。学校突破传统「院系制」培养模式,加强跨院系、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创建汇聚资源的「中心制」管理模式,成立校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分别统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招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构建起集约资源、高效管理的工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为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021 年底,学校正式发布《2030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2030 全球战略》《2030 创新行动计划》,在新发展阶段吹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的冲锋号。

1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则从规模、质量和体系构建这三个方面点评研究生教育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第一,规模凸显。近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第二,重视质量。上述的规模扩大是在重视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我国在 2007 年就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工程,使培养质量稳步攀升,采取的主要步骤有:一是审慎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2010-2021 年间学位授予的年增长率比之前的 30 年增长回落 10 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推动质量监控,对学位的审核逐渐从反映师徒关系的导师许可制,到包括多名研究生导师的导师组许可制,再到嵌入盲审环节的学科许可制;三是每个授予学位的人均学术产出逐渐攀升。今后,应该从加强对学校、学科品牌的荣誉建设,加强个性化培养措施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质量。

第三,体系构架,为学位制度打造四梁八柱。在过去的十年,我国的学位制度得到了大发展,四梁八柱都立起来了。这表现在:一是学位法已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二是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学科与专业教育的双轮驱动,并从纯学科延展至交叉学科;三是学科专业目录的新一轮修订已经完成,成为学科和专业学位评估的出发地,国际著名教育排名机构,如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开始尝试以我国的学科体系来进行学科排名;四是双一流建设启动并完成第一期,成为各大学发展的最强音;五是放权与规范并进,形成阶梯式的研究生教育自主办学体系。上述的进展体现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的逐渐发展成熟。

11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供给也持续增加。请问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将如何保障培养质量呢?谢谢。

洪大用: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失守会造成研究生教育的失血。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已经并将继续对教育质量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十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在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能够在整体上保障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大质量观」,第二个是「全过程监管」,第三个是「内生质量文化」。我们在确保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强调「大质量观」,「大质量观」侧重于强调综合性的考察研究生教育质量,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的宏观因素等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特别强调,要落实学校的育人主体责任,要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一所学校、一家培养单位如果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把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上面来,就很难从根本上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比如说,我们始终强调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专业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如果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那么培养的人才就会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也是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十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比如说,我们对于学位授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学位授权单位把质量关口前移,严加审核,保证质量,使后续的招生培养有坚实的质量保障基础。

再比如说,十年来,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教育部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投入,确保学生的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能够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这样一种「大质量观」,强调从综合的、整体的各个方面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强调全过程监管,也就是从招生计划制定,到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事后监管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制度设计。在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盲目地、普遍地扩大规模,而是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在招生环节,我们不断改革招生工作机制,完善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博士生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申请-考核」制,确实把那些适合从事研究的学生选拔出来。在培养环节,我们切实加强导师管理,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了国家、地方、培养单位三级培训体系。同时创新培养模式,实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使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位授予环节,特别是从 2019 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学位挤水」行动,严肃查处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在事后监管环节,我们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将发现的问题提供给学校,督促学校加强整改并完善相关制度。

第三个关键词是内生质量文化。外部的严格约束很重要,但真正发挥作用还得靠学校、导师和学生内在的自律。在培养单位层面,我们切实压实学校的主体责任,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在教师层面,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鼓励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潜心教书育人,不仅指导学生学业,还要指导学生成长,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特别是要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先生」。

在学生层面,我们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学生要敬畏学术,要立志报国,要在学术专长上不断进步,实现一种自律的、自觉的、自主的学习和创造。做到敬畏之心、报国之志和专精之能的有机结合,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还将始终坚持深化大质量观,始终坚持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始终坚持培育追求卓越的内生质量文化,推动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质量稳步提升。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进行监督,谢谢大家。

澎湃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社会普遍关注新型交叉学科发展情况,请问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经验做法可以分享?谢谢。

龚旗煌:

感谢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我们都知道,交叉学科是多个已有的传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学科。所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以及加快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刚才我介绍的,多年来,北京大学在深化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这里有两点经验跟大家分享。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对交叉学科进行前瞻性部署。北大在全国最早成立了交叉学科研究院,并且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学校层面上也布局和建设了四个学科交叉的大平台,也就是刚才我介绍的「临床医学+X」「区域国别研究」「碳中和科技」和「数智化+」这些前沿交叉平台,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同时,我们还利用学位授权的自主审核,设置了「纳米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数据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学」等交叉学科,坚持以稳基础、抓交叉、促突破为目标,不断提升交叉学科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交叉学科科研成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改革。我们支持不以「署名文章」和「到院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吸引了一批交叉学科师资人才在交叉学科研究院、在各个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我们还成立了交叉学科的学位分会,理顺了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的体制机制。实行交叉学科招生计划单列,保证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规模。制定了专门培养方案,为交叉学科学生提供整合性跨学科的训练,而且我们对导师的跨学科招生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和北大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打造高标准的学术交流平台、高效率的学术合作机制、高品质的学术发展环境,努力做到在交流互鉴上更积极主动,在评价体系上更开放包容,推动交叉学科发展走深走实。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55号申通信息广场207室

北京朝阳区建外SOHO东区3号楼1206室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3-232号万菱汇国际中心46层
多鲸资本
四大业务
多鲸洞见
团队介绍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