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风口,一个月访问量超过去一年

稿定设计导出-20200630-161314.png


作者丨陈莹

来源丨多鲸

图源丨泼辣有图



2019年至今,在国家稳就业保就业的背景下,陆续出台多条针对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扩招的相关政策。今年,“疫情+政策”双重作用,出现了一些对职业教育有利的机会,但也影响到一些细分赛道。职教职培机构能否抓住这次机会,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业务模式和业务品类。


“过去一年的访问量赶不上现在一个月”


转眼又到一年毕业季,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相应的,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针对就业、职业教育、高校扩招的相关政策。“六保、六稳”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之下,就业形势严峻且复杂。

“政策的密集推出映射出当前就业环境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今年以来“政策+疫情”对职教行业影响的最直观感受。

不过,在多鲸资本合伙人孟庆军看来,这种影响呈两面性。“疫情加重了失业、倒闭的压力,线下职教机构受伤颇重,但与此同时对线上职教机构是利好。”

高校、在线职教、招考类职培受益较多。

4月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配合《通知》下发的还有详细补贴政策,以及征集平台、课程作为保障措施。

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明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

教育部也明确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人;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增加32.2万人。

升学扩招,对高校所属的学历职业教育赛道是直接利好,高校在招生名额、招生对象、营收体量方面都会有一定增长。并且,配套一应政策的还有各种补贴措施,部分高校和企业能够得到政策配套的相应财政拨款。

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与全美在线(ATA)联合开发的“中国职业培训在线”为例,平台配合人社部下达的线上培训补贴等政策,方便劳动者和企业参与线上培训。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钉钉推出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 2.0 版”也明确了可以申领相关补贴。

与此同时,“保就业稳就业”的要求使得高校面临着开拓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的任务,这个维度上,赋能高校、赋能老师相应的教学能力,对有些公司来说是潜在机会。并且,对于开设校企专业共建的企业和高校也是利好。

“以前一年的访问量赶不上现在一个月。”远程教育技术服务商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疫情加速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过去很多用户、职业院校更加喜欢面授,因为有很多实践环节,疫情使得他们不得不采用网络方式教学,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需求,比如虚拟实验、直播。”以网梯提供技术支持的劳动出版社“技工教育网”为例,截至6月30日,技工教育网在线学习时长超202万小时,较2019年整年增长1568倍;活跃用户14.5868万人,较2019年增长近15.2倍。

孟庆军分析认为,两方面原因促成了现在职教赛道出现的头部效应,一是疫情将一些线下中小机构淘汰出局,头部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机构得以借机加快开拓市场。另一方面是疫情加剧了就业难度,人们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更保险更稳妥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等,这对考研、延迟就业类的机构是利好。

因为经济形势不好,20岁左右未到就业年龄的年轻人如果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就业压力会很大,相关政策恰好能够把这部分群体分流到职业培训市场中。”业内人士分析称。

《中国人民大学&智联招聘: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印证了这种判断。受疫情冲击,在就业方向上,当代大学生明显更加务实,创业仅占2.8%。90%的高学历人群更愿意选择“上班”;本科生则更倾向于深造;相比而言,大专毕业生更倾向于自由职业、慢就业等。

线下机构遭受重创。对线下教培机构来说无法开学进行现场培训,几乎切断了营收来源,有些机构可能难以挺过仍然不明朗的疫情阶段。其中,部分线下机构通过转型在线业务寻找生机。

张震认为,并不是所有线下面授类职培都能转移到线上。“有些职业不具备在线条件,比如厨师线上培养可行性很低,其他很多操作性强的工种也不合适。但是,如果某人本来就是在岗的,通过线上培训提高他的认知和技能水平是可以实现的。

过去几年,我国在线职教培训市场持续增长离不开几点助推。一是线上整体宏观环境利好,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发展。二是网络等基建日臻成熟稳定,新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程度不断加深,线上学习体验得以改善。三是线上学习逐步成为常态,在线职业教育覆盖至三四线以下城市。四是知识付费意识崛起。

今年2月腾讯课堂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大数据报告—腾讯课堂数据篇》给出了佐证,2019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超2688.5亿元,其中,在线职业教育市场393.3亿元,未来在线职业教育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职业教育市场有望突破3900亿元。

目前看来,在政策+疫情的双重作用下,在线职业教育培训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并呈现出向新职业、新工种方向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中国及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报告,2020年1-2月招聘职位数、招聘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32.4%、32.6%,1季度招聘职位数、招聘人数同比下降27.8%、26.8%。而BOSS直聘的《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2月3日至3月31日,活跃求职的应届生同比增长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6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今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在升学扩招、渠道开拓、就业服务、加强指导、支持湖北等五方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就业服务方面,自2月28日教育部联合有关社会招聘网站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以来,截至6月12日已提供近千万条岗位信息,累计注册人数近200万人,投递简历1500多万人次。

搭平台、校企合作、产融结合,这些在疫情期间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进。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批配套政策落地的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平台。包括“中国职业培训在线(以下简称职培在线)”“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等。

2月初“职培在线”正式上线,承担平台开发和运营工作的正是全美在线(ATA)。全美在线(ATA)相关负责人表示:“‘职培在线’同时服务于政府监管、培训实施、学员学习等多个环节,是助力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监管、资源、培训的一体化云平台。”

目前,平台在现有15大类50个职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以自建课程为主线,以广泛连接业内优质课程为辅助,坚持出版级的内容生产、审核标准,在坚守质量的前提下,持续增加课程资源供给服务能力。截至6月初,上线4个月“职培在线”为超过3.8万家机构和166万学员提供服务,累计访问量超3.4亿次、累计在线学习时长超2000万小时。

“职培在线”是承载全美在线(ATA)深度参与国家倡导实施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载体。而且,该平台也是全美在线(ATA)进一步推进“一核两翼”(以考试测评为核心,在线培训、人才服务为两翼)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

在线考试产品“易考”、远程面试产品“远鉴”,疫情期间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大附中等知名大中学提供了在线考试和远程面试服务,涵盖学科测试、期末考试、招生考试和面试等各种教育评价的需求。“目前,全美在线(ATA)为银行、基金、期货多个行业协会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提供了在线教育系统平台、课件制作、运营推广等技术和服务,为数百万学员提供超过数千万学时的在线学习和培训服务,为众多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专业的考试、面试以及职业能力评价整体服务。”该负责人表示。

2019年4月至今,人社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连续发布市场需求迫切的39个新职业。6月8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钉钉推出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立足培育新型技能人才,服务促就业稳就业,首批上线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农业经理人等11个新职业的在线培训资源,今年计划培训100万新职业从业者。

就像钉钉副总裁方永新所说,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展现了“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在助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帮助各行各业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业务能力和数字化能力。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变革使职教职培机构的服务商迎来新机遇。网梯科技作为远程教育服务商今年新增了一批客户。疫情促使在线教育成为社会广泛需求,以前公司主要接收来自高校继续教育和一些行业培训机构的大规模在线学习项目。疫情期间中小学的需求多了起来,甚至还有来自幼教机构的需求。”张震直言,疫情使他惊喜地发现幼教在线教育具有较强发展潜力。“我们近期与清华大学出版社探讨在线幼教领域的合作可能,在职业教育领域也跟中国社会出版社合作,开发了在线手工培训网,他们也做了线上社群运营工作。”

据了解,网梯科技还承担了一部分围绕“1+X证书”试点和其他考证、培训方面的服务。为拿到“1+X证书”试点的教育机构提供在线教育平台。也为参与人社部职业教育或企业岗位能力培训的专业机构,提供相应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

除上述平台,市场上还有“职业培训在线公共学习平台”“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中国职业培训网”等企业主导的在线职教平台。“每个平台后面都有一个支撑的企业,我认为这是向好的方向,企业进入能把很多事情真正落地。”某业内人士如是说。

不久前,华为发布配套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和《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等6本教材,承担起率先推出的5个职业试点中“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培训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认为,华为1+X证书是产教融合对接中高端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典范,对重构职业教育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等意义重大。

目前看来,已经抓住这波职教机遇的主要是大型职教机构、部分企业和高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观察,能否抓住风口要看培训机构本身拥有或提供哪些服务,其所属品类很关键。如果品类或服务不对,即使没有相关政策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孟庆军分析说。

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周期观察,在行业格局方面,在线职教接下来可能有诞生平台级产品的机会,它可能会成为流量分发的入口,成为类似京东的聚合资源的直销型平台,因为在“教育+互联网”的趋势下,势必要孵化出一个具有互联网属性的公司。

能否响应新需求,既是机会和挑战


后疫情时代,随着政策支持、资本涌入、社会观念的转变,在线职教将迎来暴增的市场需求。

孟庆军认为,今年职业教育赛道在两个维度上可能有新机会。“一是可能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新方向。二是与灵活用工相结合的蓝领或初级白领赛道的职业培训。”原因在于新职业新工种的用工体量大,这种规模化和组织化的细分赛道,可能在体量上相对有优势,但与此同时,也相应地考验处于这些赛道的企业自身怎样采用新的模式去聚合这么大的容量。

长远来看,在5G等新技术长足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行业无法通过加大招聘的方式匹配新职业、新工种的需求,职教职培机构能否及时响应这些新需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过去,在线职教平台与线下机构的竞争中,无论是用户还是营收,都不占优势,但疫情倒逼用户建立起线上学习习惯后,对在线职培短期存在利好,而长线来看趋势偏中性。

疫情过后,一定会有一些教培项目重回线下。但更重要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OMO是大势所趋,因为所有还能生存的职培机构,势必已经开展了部分在线业务,并且有所沉淀,而大部分纯线下机构可能会倒闭。

产融结合进一步深化。在“1+X”证书制度的推进下,华为、义乌工商学院等企业和民办高校加入进来。与此同时,企业-高校、机构-高校之间的联动越来越多。如全美在线(ATA)也与南京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双创人才素质模型数据库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

不久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成立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双方将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研究与预测,推动工联互联网产教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与认证和工业互联网产教科城深度融合合作项目等。

技术创新将成为趋势。各大职教职培平台除了在课程内容和服务上发力外,未来竞争力还将体现在技术的渗透上,科技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贴上“AI技术”“大数据分析”“流媒体技术”“RV沉浸式学习”标签的平台会越来越多,发挥科技赋能的价值必定会成为平台间的竞争壁垒,各平台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比例也将会越来越大。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55号申通信息广场207室

北京朝阳区建外SOHO东区3号楼1206室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3-232号万菱汇国际中心46层
多鲸资本
四大业务
多鲸洞见
团队介绍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