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谈 | A 股+少林,破武校窄门

图片


「现在普职比 1:1,如果不努力,连高中都上不起,只能去职业学校,孩子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头痛。通往大学殿堂愿望的驱使、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期许,让普高和中职悬若一道江。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就如同降级。


学校要应对外部环境的教育评价,就不得不改变原有刻板的办学模式,根据学生成绩和偏好安排学生的职业出口。这种模式依赖于普职融合政策支持。


武校正在成为这一波普职融合政策的受惠者。拥有数万学武者的慧闻少林正是变革的代表之一,是对武校学生职业出口的一次解题。


图片


在少林武校,除了练武是特色条件外,教育环境跟大部分人认知中普通学校没有太多区别。送孩子到武校读书的家长同样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花钱,是否能上大学很重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很重要,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很多家长都把武校当作「试炼场」。孩子好动、学习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纪律性和自觉性问题。他们相信武校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军事化的管理能解决这些问题,至少强身健体,以后可以往体校、警校等强调体格的方向发展。


武校最热的时候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少林寺》播出后,不仅让功夫巨星李连杰走红,也让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省登封市成为武术胜地,全国的青少年都向往着在此习武练功,也造就了登封的武校产业。全国数一数二的塔沟武校、鹅坡武校等便坐落于此。


从上世纪到 21 世纪,武校经历了抛物线式的起伏发展。最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谓的武校不教文化只教武术,更像是大型的武馆,学生去向单一。不过,武校毕业的学生不会文化课,去向非黑即白,不是当警察,就是混黑道。2005 年,因职业出口窄,就进入低谷期。2008 年,奥运会的举办,让武术得到重视。直到 2018 年,在数十年发展间,武校慢慢植入文化课,形成以文化课为主、武术为基础、特色升学为辅的教育体系。


直到现在,武术教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家长对武校的职业出口也提升了期待。武校难免陷入尴尬的局面,武校出来,文化知识不见长,好的当警察,一般当保安,要不只能自谋职业,职业出口很难体面化。而现在外部教育环境对成才的标准要不就是当精英,要不就得学会一门踏实的技能。


学习武术的孩子大多文化课功底薄弱,要让他们死啃文化课走普通高中的升学道路不太现实。慧闻少林 CEO 余笛深知这一点。他所在的慧闻少林集团旗下拥有包括全国排名第二的鹅坡武校在内的四所十二年一贯制的文武学校,在校生达到 2 万多人。


「在接下来的五年或十年,普职比 1:1 政策将成为影响高中阶段教育很大的一股力量。」他提到,普职比 1:1 意味着,中考升学只有一半的学生能上普通高中,而另一半的学生只能上中等职业中学。余笛表示,越来越多初中毕业的孩子上不了高中。而大部分高中的弊端是,只能针对本区或者本市招生,不能跨区,也不能跨市招生。反之,中职的学籍规模会扩大,但中职的招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在全国招生。


他认为,武校可以全国大范围招生的业态,与中职的全国招生相契合。「如果想走升学路径,中职与武校封闭式教学结合的环境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可以让武校的生源进一步扩充。」目前,慧闻少林跟中职的合作有两种,第一种是武校托管运营中职,用中职的牌照、场地和学籍招生;第二种是在中职开设普高班,让中职毕业生也能有上大学的途径。


这两种托管合作办学的模式并不少见。在外界认知中,进入中职就相当于一脚踏进了职业教育。相比于正经通过普高升大学的途径,中职在大部分家长眼中是低人一等的,职业技能培训被边缘化。实际上,中等职业院校近几年的招生生源一直缩减。


中等职业院校也存在现实的问题,师资不足、课程缺乏特色等,因此这些院校都愿意与企业合作办学、联合开课,引进生源,进而提高入学率。不过,中职学校要求达到 70% - 80% 的就业率,这倒逼企业和中职思考学生的职业出口。余笛对职业出口的考虑是,有空中服务行业,包括空乘、空少、空警、地勤空保、通航飞行员等;警察行业,例如武警、巡警等。


中等职业学校属高中学段教育,中职学生可以回到生源户口所在地,以社会青年身份参加高考。一方面,部分职业学校开设有普高班,但一般为艺术高考班、体育高考班等,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考入体育类、师范类的本科大学。另一方面,中职毕业生也可专门参加技能性考试。择校时,学校招生计划里会给出技能高考班的招生计划,如空服、警察、特殊安保、演出表演等。


余笛表示,目前慧闻少林合作了二三十所中职院校,合作的院校方向大多是跟武校职业出口相契合的空中服务、安保、演出表演,以及一些热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职业方向。「在进入中职的学生招生中,武校占到3成,其余七成都是当地的新招生学生。」


图片


在确定好合适武校学生的职业出口后,余笛对招生并不愁,但他最愁的却是文化课老师。在武校,武术老师可以呼风唤雨、招之即来,但文化课老师显然是武校的弱项,要不武校也不会如此强武轻文了。比如,文化课课时设置不足,只有上午或者下午一个时段安排文化课,其余时间都在强化武术训练。


「我们迫切需要一家文化课机构来帮我们提供教师的赋能或者派遣的业务。」余笛表示。今年3月,A股上市公司科德教育与慧闻少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旗下提供武术、艺术老师派遣的子公司慧闻彩虹有 51% 并入上市公司。与此同时,科德教育旗下主要从事高考辅导的龙门教育将提供文化课培训的老师给慧闻少林使用,两者建立双向师资互补的合作。


尤其是跟中职院校合作普高班时,龙门教育的文化课老师补齐了中职有高考需求学生的升学能力。


「在选定科德教育的龙门教育之前,慧闻少林还将好未来、学大教育作为被并购的备选。」余笛透露,虽然好未来、学大教育在教学方面都有优势,但这两者更倾向于培优,武校很难进入。而龙门教育的补差气质更适合武校。


龙门教育是陕西的 K12 辅导地头蛇,与慧闻少林相契合的是,同样都是全封闭教学,所在赛道特点是强刚需、频率高。龙门教育以龙门补习学校为核心,面向初三、高三毕业生提供中高考全封闭补习培训服务。


慧闻少林则向龙门输出武术、艺术老师。而后龙门教育会与慧闻彩虹合作开设合资公司,专门向合作的中专院校、直营的武校输出特色老师。依托师资和课程水平,余笛表示两者可以在全国托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普高班,通过向中职院校输出特色老师盈利。


余笛向多鲸算了一笔账,目前慧闻少林旗下的慧闻彩虹计划向中职院校派遣、输出 500 个特色老师,包含艺术、体育等方向,此外还向中职院校输出升学渠道、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和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若将这套大而全的输出方案计算在内,每节课收费 300 元,一个老师一天至少可以上三节课,一年不包括寒暑假在内可实现 5000 万元的净利润。


在教育行业,龙门教育提供封闭式中高考补习天生具备扩张性。龙门教育的封闭式教学与武校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天然契合。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度极大,学的又是抗打的傍身之技,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武校无一例外实现全封闭式管理。


在封闭式教学下,不但能提高分数,还能解决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基本上收费比较昂贵,强刚需。余笛预计,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结合的普职融合至少有五年的市场空间,现在正是职业教育利好的时期,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上市公司承诺帮助慧闻少林补缺文化课师资的能力,提高学校的异地扩张能力。余笛预计,每年计划拓展 2 - 3 所直营校,以及拓展 10 所到 15 所合作的中等职业院校。


在中国不缺愿意扮演普职融合的中职学校,而是满足文化课需求的普高班。在普职融合模式下,慧闻少林想要用存量的武校师资与文化课师资,创建增量且可产生收益的中职普高增量市场。


图片


实际上,在中职开普高班,容易将中职普高化。自普职融合政策推行以来,中职普遍招生缩减,这成为中职院校苦以应对、迫于外界平台调整自身办学定位的无奈之举。


普职融合是指综合性高中既开设学术性课程,又有技术性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学的学分,其他职业院校也可认可。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普职融合本质上是在倡导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处于平等的地位,而非低人一等。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走学术性路线,还是技术性路线,这取决于学生的职业出口选择。


在国外, 发达国家早已把职业启蒙教育提前到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例如,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贯穿整个 K-12 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呈现出全民性、 终身性的趋势。


而在国内,普职融合的政策才发展不过十年,且呈现落实不到到位的情况。由于,职业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存在巨大的职业出口差异,家长普遍对职业技术存在偏见。说到底,还是逃不过中国学校的应试教育环境。


尽管如此,普职融合仍是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被提及。国家已经明确要加大向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指出未来将开设职业大学,为建设技术强国铺设人才。在高中阶段施行的普职融合成为率先之举。


对于武校普职融合办学的理解,余笛认为,「希望更多孩子有一个好出路。无论是考大学,还是未来找工作,给他们量身定做最适合他们的最优点。」现在对于他们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但可以考大学,而且升入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宽。


不过外界普遍对武校学生存在狭义的认知,认为职业出口极其窄。到底武校学生的出口究竟如何?余笛介绍,「目前在慧闻少林所属的武校里,走高考路线的占到 70%,从事军警行业占 15%,从事运动员与演员的学生占到 10%,剩余 5% 的武校学生只能自谋职业。」


照余笛的理解,教育是为了成为人中人,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对每个武校孩子而言,面前的都不应该是一道窄门。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55号申通信息广场207室

北京朝阳区建外SOHO东区3号楼1206室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3-232号万菱汇国际中心46层
多鲸资本
四大业务
多鲸洞见
团队介绍
合作机构